close

以下文章由六九丁班文青阿姍執筆                

碧潭,有著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共同記憶,曾經舊情綿綿的約會地點。

說好新店捷運站集合,出了閘門,見主辦人瓊惠已候著;素蘭和驚喜現身的張寶也到了(張寶原不克參加),不久文禎和秋菊、阿冬夫婦亦準時出現。她們一行人剛從九寨溝回來,沒休息幾天便來了;文禎比了比手指,九寨溝景太美,照太多相片手指發疼呢!秋菊也說一回來,老公早已預約好按摩師父去報到。一會兒,阿敏和林大哥也慢慢走近,說到他們的車停在對岸;中午不想走路的可就近搭車。

越過隄坊,緩緩走進碧潭水岸公園,眼前豁然開朗;新店溪流經碧潭出現曲流、岩壁及丘陵,河床寬廣自成一潭,潭水碧綠,據聞四季水色澄碧平靜無波。今日火傘高張,鑲了花邊的白雲層層疊疊、如花團錦簇般的在藍天布幕舒展;遠處的碧潭大橋以夸父追日的氣勢一個大跨步跨越新店溪,不遠的碧潭吊橋如長虹凌波,橋上竟無人蹤;遊船碼頭停滿色彩鮮豔的腳踏船、天鵝船,潭面也無舟;前考試院長孫科在對岸的懸崖巨石上題有「碧潭」二字,岩頂築小亭一座,名曰「碧亭」。

即便是五月豔陽天,碧潭自有其風情,仍有說不出的寧靜。

我們悠閒的走著、說著、笑著,喜歡照相的何大哥兀自獵取鏡頭,倒是手指發疼的文禎也拿起相機「喀嚓」不斷,問及,笑答道:「比起手痛,手癢更難受!」

沿著水岸公園走,有林蔭大道、有露天咖啡座,還有一些裝置藝術,大概都與「愛」、「幸福」有關吧;照了些相片後,竟走到渡船頭。

瓊惠說要先去按鈴通知船夫,果然不久後,見一戴斗笠的精瘦船夫自對岸緩緩擺渡而來。原來這擺蘯了百年歲月的渡船(始於西元1881),至今仍在新店、灣潭兩地悠悠來回,這個僅存的人力擺渡口,是新店溪畔一處獨特的人文風景,雖然就位於碧潭風景區內,但顯少人知。坐上船,斗笠下黝黑的船夫不發一語,只是靜靜看著我們這群闖進另一時空記憶的台北人。只花20元便能回味古早的行船搖櫓,船夫站在船尾,熟練的操作船櫓,潭水碧綠;真的是「欸乃一聲山水綠」、「輕舟已過灣潭水」,雖然只有幾分鐘便渡到對岸,卻饒富趣味。

下了船,「新店擺渡」幾個大字寫於防波堤上,離開渡口往灣潭礦工寮方向前進。秋菊說本欲沿河岸走回碧潭吊橋,但眾人意猶未盡,於是帶我們爬一段和美山。

和美山步道有藍綠兩條路線,一為「藍色水岸步道」,以水岸風情為主;一為「綠色親山步道」,以山林綠意取勝;分別以藍綠欄杆顏色區分。我們沿著藍色欄杆步道走,初時被一段陡升石梯嚇到,以為都是上上下下的階梯;先前來探過路的秋菊說只有這一段,上去後便是林蔭平坦棧道,遂勉力而行。果然上階後柳暗花明、綠樹成蔭、山風習習,舒爽多了;走不多久,來到一展望平臺,視線穿透林梢,遠方住宅大廈像積木堆疊,整齊劃一的拔地而起。碧潭大橋橋墩弧度優美,一彎潭水翡翠,也許是「灣潭」名之由來?續往下走,到一休憩平台,平台地板上有一塊塊的字碑,分別為文,標題都很有詩意。「和美山有風玲瓏」、「和美山聽水聲」、「和美山上燕歸來」、「和美山的樹在唱歌」、「和美山一抹花景」、「碧潭飄起銀絲帶」,若就標題細讀其文,和美山在報導文學作家陳銘蟠筆下,頓時夢幻了起來。

藏仙庵隱於新店北宜路的一個岔路的陡坡盡頭,若非瓊惠帶路,很容易便擦身而過。停車場無其他人車,只有我們兩部車;走一小段上坡路後,藏仙庵的木板矮牆隔離塵世、遠離塵囂,鐵灰柵門內別有洞天。標準的日式枯石庭園造景:象徵流動水的波紋細砂、象徵山的石塊,

一條蜿蜒的石板路,間以草坪、水池、小橋鋪陳,再以幾棵獨立小樹點綴,饒富禪意。進了屋內坐定,只有三張桌子;陳設、佈置都非常雅緻,燈光柔和。瘦削的主人一身日式廚師穿著、就近桌邊略做說明,此山居庭園乃夫婦倆跟隨其師父,雙手打造而成;捨棄大型機具,用趨近原始的工具築出如夢的山居住所。自日本金澤200年味噌老店帶回的「米花」(kouji)(字典上查不到米花的合併字),在台灣的稻米上發酵出專屬的「米米花」,再搭配不同素材製作出味噌、味淋、清酒、甘酒、酒粕、鹽麴等日本傳統天然發酵食品;並靈活運用在新鮮食蔬果物中,料理出純粹、質樸的食物來。

果然,不管是漬物、茶泡飯、湯豆腐、煮物、蒸鮮蔬、鍋物與炸物等,

都非常令人驚豔;發酵品融入當季新鮮蔬果中,產生魔法般的美味變化,叫人回味無窮。飯後品茗日月潭一斤4800元的18號紅茶,吃著哆啦A夢最愛的銅鑼燒,坐在木格拉門前看雨。一場午後雷陣雨嘩啦啦突然落下,屋頂ㄆ一ㄌ一ㄆㄚㄌㄚ的雨聲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急切;然後突然的又停了。

我們的輕旅行結束在雨後庭園涼亭裡林大哥嘹亮的歌聲裡!

                                                     阿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