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劉爸收集資料轉貼
倒不是
RC不能蓋高樓,
而是蓋到21層的RC建築,在載重層層累積下,
那柱子可能會大到1.2M*1.2M以上,
跨距較大點的甚至要到1.5M*1.5M以上,
那麼大的柱子自然嚴重影響室內可用空間和隔間情況。







一般辦公大樓用戶頂多能接受室內有
1M*1M柱子的,
如果再大很多公司可能都不想買不想租了﹔
所以超過20層的就經濟而言應該用SRCSC
有效減低構材尺寸問題又能兼顧韌性抗震。
SRC
是日本率先採用的技術,在歐美,鋼骨就是鋼骨,RC就是RC
歐美發展鋼骨建築已經有百年歷史,
但亞洲國家也才不過五十多年,
剛開始亞洲人普遍不太適應純鋼骨外包封版的做法,
廠房、辦公、商業建築還能接受純鋼骨(SC)構造的,
但若用來作住宅,總有摸來讓人有不踏實的感覺,
亞洲營建技術最好的日本人才開發結合兩者特性的構造,
就是在鋼骨外層再另外配鋼筋並灌漿同時作保護層,
好處是具有鋼骨構造及RC構造的優點,
柱子強度高則柱斷面減小可使整個建築重量變輕,
因而其受地震力的影響也因此變小,
RC構造特性則減少純鋼骨建築受側向力時變形過大問題,
純鋼骨的高層建築地震來時搖晃程度可比RC構造利害的多。
而台灣的建築營造技術向來師法日本,
心理因素、地震因素和營造因素類似的情況下,
自然比較能接受並且採用這種方法了。
SC
SRC構造本來成本就比RC構造來得高,這無庸置疑,
至於消費者接不接受,那純粹是個人的選擇性問題。
921地震後因為很多結構學者和媒體炒作鋼骨構造話題,
所以現在民眾和建商也開始接受住宅用SCSRC的了。


SRC = 鋼骨+鋼筋混凝土的混和構造

RC與SRC結構,哪個較耐震?

 

這麼說好了,
低樓層的房子主要是靠剛性抗震,
高樓層的房子主要是靠韌性抗震。

由RC造的房子剛性較大,搖晃的位移量小,
因為RC是較為硬脆的結構材性質,變形大RC就會脆裂,
所以需以更大的剛性硬碰硬來吸收地震能量,
牆壁(剪力牆
隔間牆都重要)在RC構造就變得很重要,
因為可使建築物的剛硬度(剛性
勁度)增大。

由鋼骨造的房子則韌性較佳,搖晃的位移量大,
它的特性是靠搖晃較大幅度來抵銷地震水平利的能量,
但是助教高樓層的會因為搖晃大而不太舒服,
因為搖晃變形大所以牆壁也容易裂但主結構可保沒事。

以大家在自然界常見的野草為例好了!

這樣說比較容易懂,
草長得又常又高(25CM高好了)的時候(樓層高)
那草通常就必須跟著風吹的韻律搖阿搖的,
藉著搖晃來抵銷水平風力的能量,草就不會吹倒或連根拔起,
但是你如果拿剪刀把草剪成只剩三分之一長度(8CM高好了)
那只剩下半段的草大概就不會去搖了,
而是以本身該下半段的硬度直接去抵抗風力﹔
建築物結構要選用何種型式去對抗水平力(地震,風力)
得看建築細長比例而定,平面一樣但越高就代表細長比越大,
也就比較適合用韌性去處理,反之則否。

所以一般10層樓以下的房子適合用RC(鋼筋混凝土)的,
中高層建築(15-25)可用SRC(鋼骨鋼筋混凝土)的,
而超高層建築則適合用SC(鋼骨構造)的。

最近有看到一些6~8層樓的案子也宣傳是用SRC造來做賣點,
根本是既不經濟(用鋼骨會較貴)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只是成為建商拿來宣傳加價以及刺激買氣的噓頭,
而民眾因為地震怕了又不懂,加上被媒體及建商宣傳洗腦,
結果也一窩峰認為都要多花錢去買SRC的,
其實是掉入了建商的陷阱裡了。

http://space.uwants.com/html/30/2443430-189921.html  引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