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網路佳文 (1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是一篇教養的文章
作者是游乾桂先生
講得真好
家裡若還有小學生、中學生
趕快敎吧
晚了就來不及了
敎孩子真的不容易
每家一兩位寶貝
伺候的比爹媽還好
那都是未來的中堅份子啊
別讓他們成為自己一輩子的負擔吧




"需要"爸爸買,"想要"自己付" (游乾桂╱作家)
 
經濟嚴冬,我最想教孩子需要與想要的差別,那叫價值觀。
女兒訕訕的提出要求:「鞋子壞了,要買一雙!」我定睛望一望鞋底,的確磨損了一個大洞,應該更換了。我問明喜歡的品牌與價錢,撥了一通電話打探,開體育用品店的朋友並未進貨這款鞋子,但保證調得到貨,言明七折,他說專賣店不打折的。我趕緊把成果向女兒報告,她卻回我:「已經約好球球的,今天就要去買。」
我算一算差價,高達一千元,就差三天,有必要花這一千元嗎?我臉色微慍表達我的感受。
事實上,這幾年來工作賺錢的確不易,我早有盤算讓孩子早點明白,家中的錢是怎麼來的?兩個方向是我的收入來源,一是演講,二是寫作,大約都是薄酬,難以致富。尤其是出版的書,以一本定價250元計算,初版版稅是25元,我以簡單的算術讓她明白,25x10,25x100以及25x1000的答案,分別是250元、2500元、25000元。
我反問他,多嗎?說畢,我把一綑四十本的書綁好,放在她的手上讓她拎拎,並且告訴她,版稅正好一千元,如果當天想去買鞋,請順便帶去賣,得了一千元差額就可以購買了。我走進書房,繼續未完成的稿子,十分鐘後她走了進來,告訴我決定:「爸爸你幫我買好嗎?」也許她了解我的比喻了,我摸摸她的頭,希望真懂。
想要與需要,是我想提醒她的生活哲學,需要是一種必要,比方說,茶米油鹽醬醋茶,不吃會餓,不喝會渴,與健康有關的全算在列;想要的則是欲望了,沒有必要卻硬要,比方說,已經有了五雙鞋子,但是一經流行,再買一雙,其餘幾雙束之高閣,這就形同浪費。
我提醒兒女,「需要的」我付錢,「想要的」自己付,因為我非有錢之人。能賺到錢是福分,必須珍惜,浪費就形同沒有賺錢。
我還說,錢只是媒介,有了它之後,應該通往幸福,否則就是賺到紙,賺到數字,外加忙碌、疲倦、壓力與心煩,即使如此還是滿足不了欲望的。
人的一生,需要真的不多,但想要的老是太多。當時小三不盡理解我的想法的她,漸漸長大,就讀大學之後便明白了。
前幾天,我收到她的生日卡片,叮嚀我要注意健康,快樂一點,別太忙了,不用拚命賺錢,因為她會省吃儉用,設身處地替人著想了。 看來她已經會了數學,知道收入減去消費,得到(正數)的人,才能活得亮彩,否則庸庸碌碌,汲汲營營,最後淪為工作的奴隸。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最常做的事情
就是動一張嘴
若是能加上動手做
那就不錯了
若能不動嘴而動手做
那就太棒了



說得真好:你不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
 
大學階梯教室裡,一場演講會即將開始。
主講人是蜚聲海內外的知名教授,海報兩天前就貼出去了,
反應異常熱烈,同學們紛紛趕到現場,要一睹教授的風采。
離開講還有十分鐘,學生們紛紛進入到會場中,
在他們跨進會場的一瞬,不約而同地發現腳下有一塊香蕉皮,
在抬腿避開時,都不忘埋怨兩句:是誰這麼缺德?一點公共意識都沒有!
組織者是怎麼搞的?現在的人,什麼素質?
大家嘰哩咕嚕抱怨著跨過那塊香蕉皮,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靜等著教授的光臨。
幾分鐘後,教授準時到達。
他也發現地上的香蕉皮,扶扶眼鏡上前仔細端詳。
教室裡頓時靜了下來,大家都伸長脖子,看教授的一舉一動。
教授看清楚腳下是一塊香蕉皮,勃然大怒,
指著它大聲說道:你怎麼可以呆在這個地方呢?
你應該是在垃圾桶裡睡覺!
怎麼這麼沒有公德心沒有環保意識,要是有人踩到你摔傷怎麼辦?
你太不像話了!
憤怒讓他的眼鏡在鼻樑上跳動著,讓人一下子想起被小事激怒的唐老鴨,
聽眾席上頓時傳來一陣陣笑聲。
教授沒理會,繼續憤怒,對著香蕉皮繼續發火。
聽眾席上,有學生不耐煩了,
大聲說:算了吧!教授,別費力氣了,你不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
教授聽了,突然,轉過頭來,滿臉紅光地笑了,
並伸手把香蕉皮撿起來,放進講臺旁的垃圾桶裡,
用紙巾擦擦手說:剛才那位同學說什麼?能再說說嗎?
教室頓時靜了下來,沒人說話。
教授說:我聽見了,你不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這就是我今天晚上演講的題目!
這時,
牆上的大螢幕上開始播放同學們剛才入場時的鏡頭,
同學們千姿百態地跨越香蕉皮和版本各異的埋怨聲清晰地傳了出來。
大家最初哄笑著,慢慢變得雅雀無聲。
教授說:這是我特意安排的一個環節,
我想給大家講的道理,其實你們已明白並喊了出來。
但對你們來說,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而用道理指導自己的行為,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相信,在坐的幾百名同學,沒有一個人不懂得香蕉皮是罵不進垃圾桶的,
但大家缺乏動一動手,以舉手之勞去改變現狀的行為。
這就如同許多人感覺社會冷漠,而又吝於付出一個笑臉;
埋怨環境污染,卻又不願意撿一片垃圾;
咒罵腐敗和貪污,遇事卻本能地想去託關係走後門;
感歎道德水準下降,卻又不願意身體力行地去做任何一件善事……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埋怨和咒罵。
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意身體力行去做事。
責任永遠在別人身上,而自己永遠都是受害者!
這些做法與心態,無限放大了消極面,而使人看見的都是絕望。
事實上,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樣,
社會的每一分進步,都是需要人們用行動去構建,
如果我不亂扔垃圾,這個世界就少了一個污染源;
如果我再將身邊的垃圾清理掉,世界就乾淨了一分;
如果我的行為感化並帶動了一個人,那麼世界上又多了一份乾淨的原因。
地球上只有五十多億人,這不是一個望不到邊的數字,
因而,我們應該為自己的五十億分之一,抱有信心。
記住,垃圾不會被罵進垃圾桶,你得行動!從現在開始!
教授的演講結束了,會場裡響起聲音宏大但情緒極其複雜的掌聲。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後的結語:
水的溫度靠火的加溫達到 100℃,
而人心靈的溫度則靠正面的思考、樂觀的心、
親友的關懷、溫柔體貼的心、 對這世界的好奇心、勤奮努力等等來加溫。
聰明的人,喜歡猜心;雖然每次都猜對了,卻失去了自己的心。
傻氣的人,喜歡給心;雖然每次都被笑了,卻得到了別人的心。
咖啡是85度C最好喝
人生呢?
要0度C、常溫或是100度C?
全由人自己的取決啊!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在學生畢業的最後一節課時說:
「這是我給你們上最後一堂課了,這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
也是一堂深奧的實驗課,我希望你們以後能永遠記住這最後一堂課。」
教授說著,取出一個玻璃容器,又注入了半容器清水。
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進一旁的冰櫃說:「現在我們將它製冷。」
過了一會兒,容器取出來了,裡面的水凝結成了晶瑩剔透的冰。
教授說:「 0℃以下,這些水就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種形態,
但水成了冰,它就不能流動了。」
「現在,我們來看水的第三種形態。」
教授邊說邊把盛冰的玻璃容器放在酒精爐上,並點燃了酒精爐。
過了一會兒,冰漸漸溶化成了水,後來水被燒沸了,
咕咕嘟嘟地翻騰出一縷縷乳白色的水蒸氣,在實驗室裡靜靜地氤氳著、瀰漫著。
過了沒多久,容器裡的水蒸發乾了。
教授關掉酒精爐,讓同學們一個個驗看玻璃容器,
說:「誰能說出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
學生盯著教授,他們不明白這最後一堂課,
學識淵博的教授為什麼給他們做這個最簡單的實驗。
教授看著那些不願回答這個問題的學生說:
「水哪裡去了呢?它們蒸發進空氣裡,融進藍藍的遼闊無邊的天空。」
教授微微頓了一頓又說:「你們可能都覺得這個實驗太簡單了,但是……」
教授口氣一轉,嚴肅地說:「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實驗!」
教授瞅了一眼那些迷惑不解的學生說:
「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
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
教授說:「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溫度是 0℃以下,那麼
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他的整個人生境界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
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態,那麼他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
他能奔流進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
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 100℃的熾熱,那麼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雲朵,
他將飛起來,他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教授微笑著望著他的學生們問:「明白這堂最簡單的實驗課了嗎?」
「不,這不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快樂製造機---網路文章
這真是一篇好文章
吃虧就是占便宜
當你為他人鼓掌的時候
其實受惠最多的是自己
真是好可愛的作法
帶給旁人快樂
是這麼容易的事
讓我們天天這樣做
讓我們養成好習慣
讓別人出現笑臉
那樣
我們就成功了



前幾天到內湖聽一場演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講者朱平先生,分享如何讓自己做個「快樂製造機」,他談到他每天早晨都會去逛傳統市場,每天都會製造一些快樂給賣菜的老闆們。
 
比如他買了23元的菜,拿30元給老闆,說「老闆,23元算25元,找我5元就好。」這些老闆們反應大致上有四種反應──
 
第一種:起初非常驚訝,之後非常開心地找了5元,說謝謝。
第二種:老闆堅持找7元,不佔客戶便宜,但老闆很開心。
第三種:是多送點蔥蒜,也很開心。
第四種:是最高竿的反應,「不然我幫你湊30元好了,一共是32元,算你30元就好。」
 
 
哇!真是高手,原本是要讓老闆佔便宜的,反過來卻讓客戶多買又有佔便宜的感受,更是個「快樂製造機」。
 
前日傍晚,我逛傳統黃昏市場時,決定玩一下朱 先生的遊戲,暫時改了殺價習慣,想創造點快樂給老闆們。我到一家以前常殺價、討斤兩的攤販前,買了157元的青菜,結帳時,剛好聽到菜販老闆說了一個笑話,非常好笑,我非常愉快地說:「老闆,你好幽默,你的笑話很好笑,157元算160元,這裡是160元,不用找了。」老闆笑了,說:「這怎麼可以,不然妳還需要甚麼,我送妳。」老闆便送我一大塊嫩薑。後來到了另一家買甜不辣29元,拿30元給老闆,我說:「阿伯,29元算30元,不用找了。」老闆有點訝異,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還是找了1元給我,我笑笑地把1元還給他,說不用找,他趕緊又多放了一塊甜不辣給我,從他驚訝轉而高興的表情,我知道我做到了。
 
 
回家的路上,我嘴角掛著微笑,哼著歌。睡前在日記裡寫下:「算一算,我多花了4元,賺到了甚麼?
 
1.賺到了好心情;
2.賺到了老闆的笑容;
3.賺到了老闆的謝意;
4.賺到了老闆的友誼;
5.賺到了一塊 嫩薑和一塊甜不辣;
6.賺到了愉快的晚餐。」
 
 
當我們決心要當個「快樂製造機」時,就會感染對方,形成一個良性的影響,讓更多週遭的人像我們一樣,成為「快樂製造機」。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真是好美的一句話
讓你的存在  成為別人的祝福
讓你的付出  成為別人的幸福
讓你的美意  成為別人的快樂



一隻蜜蜂 和一隻黃蜂正聊天,黃蜂氣腦地說:「奇怪!我們倆個有很多共同點,同樣是一對翅膀,一個圓圓的肚子,為什麼別人提到你常是開心的,提到我,卻說我是害蟲呢!?」 
    黃蜂接著又忿忿地說:「我真不明白,真要比起來,我有一件天生的漂亮黃色大衣,而你卻成天髒兮兮的忙裡忙外!我到底哪一點不如你?」
    蜜蜂說:「黃蜂先生,你說的都對,但我想人們會喜歡我,是因為我給他們蜜吃,請問你為人們做了什麼呢?」
    黃蜂氣急的回答:「我為什麼要幫人們做事,應該是人們要來捧我吧!」蜜蜂接著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你就得先怎樣待人。」
 
很多人常會有懷才不遇的感慨,
覺得為什麼自己有那麼多的優點、才華、能力,
但卻沒有人懂得欣賞?
在人們眼中似乎總被忽略、冷落。
其實,
就像故事中的蜜蜂與黃蜂一樣,
一個人在這世界上的價值,
不在於其「擁有」什麼,
乃在於其為旁人「付出」了什麼 ;
不在於其擁有那些優勢、才華、能力,
乃在於其用那些優勢、才華、能力為旁人貢獻了什麼。
一個人的存在如果無法成為別人的祝福,
那麼擁有再好的條件也是枉然。
讓自己的存在,成為別人的祝福;
讓自己的存在,為別人帶來香氣!
讓旁人的日子因為有你而變得更美好,
那怕只是多做一個小動作,
多幫忙一件小事,
都可能會有許多意外的驚喜與感動。
 
想一想,
你所處的團體、學校、辦公室...
有因著"你"這個人的存在而變得更美好、更和氣嗎?
值得你我深思、共勉。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嗜血的媒體"這是轉載一篇網路文章原有的標題
媒體有應有的責任
雖然報導事實是其中一樣
但是
教導民眾、宣揚善行、激勵人心
才是最重要的責任吧
上下一心是必要的
但如何做呢
災難當前
內部要有共識
但很難吧
小至一間辦公室
一個單位
都還是會有異心
更何況是臺灣島呢



嗜血的媒體,可不可以讓台灣喘一口息!
讓台灣儘快從88風災終站起來!媒體就像一群嗜血的狼群,在這飽受風災肆虐的台灣島,拖出受傷流血的羊隻加以凌遲、分屍。嗜血的媒體在這國難當頭,尋找任何失誤過錯,博取了版面,卻也重傷了多數台灣人民的心!
從88水災開始幾天電視報導有車埋在溪裡,找軍方挖土機,結果來了挖土機過小,花了一天還挖不起來,最後自費才搞定,我想軍方真遜!同時又看到報導好多災區未甚麼挖土機不趕快去救幾千人的交通道路呢?我想效率好差!但事後想想,挖土機到底是要去吊埋在溪裡頭的汽車,還是要去救成千上百還活著的災民呢?最後只有一個結論----成就了媒體灑狗血的報導,增加收視率而已!!!!!

越看越多報導發現,這次我看不到921大地震時,大家的感動,
像軍方救了成千上萬的人, 都沒報導!志工在現場揮汗淋雨的,也沒報導!工程人員不眠不休搶修道路,也沒報導!軍人冒死跋山涉水,也沒報導!地方警消人員、公務人員冒死疏散災民,也沒報導!
災民互相勉勵協助逃難的溫馨感人,也沒報導!
除非你軍人開飛機墜機死了!有資格讓我灑狗血報導一下!
除非你義消淹死了!有資格讓我灑狗血報導一下!除非你警察被沖走了!有資格讓我灑狗血報導一下!......不然有的只是縣政府農業局去澎湖旅遊,沒法救災!縣長出國沒在國內救災!鄉長打麻將,不是在救災!部隊救災速度遲緩!教育部長救災期間在「笑」!行政院長中間去理髮有說有笑!高官在8/8日去過父親節!
災民將捐贈的飯菜多到倒到廚餘桶!災民將捐贈衣服踩在地下當抹布!總統為甚麼要去災區看災民,不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沒效率!總統為甚麼這麼慢才到災區探視災民!不重視災民!山地超限利用!海邊超抽地下水!!........最後發現媒體報導的主軸是:
政府是無能的!災民是貪婪的!志工是沒必要的!藝人是作秀的!台灣是該死的!!!所有人都該死!只有媒體是對的!!
電視名嘴們每一個都是事後孔明,到平面媒體解讀總統說「很多人」學到教訓,說的是災民!媒體就像一群嗜血的狼群,在這飽受風災肆虐的台灣島,拖出受傷流血的羊隻從官員的說話內容裡解讀是否有錯誤解釋,到片段災民的行為誤解災民為甚麼這麼不珍惜,從中央反應的不足,到地方的不足反應由裡到外,由上到下,所有的事都是錯的!
嗜血的媒體在這國難當頭,尋找任何失誤過錯,博取了版面,卻也重傷了多數台灣人民的心!! 我捐了一日所得,又多捐了5000塊!對小薪水階級的我(要繳房貸、繳學費...),我已經盡力了!但我心中沒有任何的感動記得在921時,看到好多的救災車輛往中部開我都會避開,然後搖下車窗豎起大拇指,泛著眼淚行注目禮!
但這次....除了軍方,我幾乎不再看到民間志願救災車輛
我女兒的學校不再傳閱像921時的捐款條子!辦公室的同事不再談論著88水災!
因為媒體、電視罵光所有人,只有媒體這「神」是對的!
連日本的NHK、朝日新聞記者都來咄咄逼人要馬總統認錯下台,真想問問如果東京、北海道下個3000公釐的最大破紀錄雨量 ,日本人就不會有任何的過錯嗎?我們期望的是日本你能幫我們什麼,幫了我們什麼!而不是在傷口灑鹽!!如果不是幫忙的話,請那些自以為是的外國記者滾出去吧!
我有時在想,四川大地震時,中共的救災能力絕對不會比我們完整,但為甚麼川震時新聞看到的是感人畫面,不管救災成果如何,至少人家上下一心!

而我們這次是這麼不堪!難道我們慈濟沒在現場協助嗎?難道我們軍人沒誓死挺進災區?難道我們軍警義消沒冒死協助災民?難道我們地方政府沒安頓災民?難道我們人民沒有感動嗎?
我們捐過去的物資、車輛,人家心存感激,這次大陸率先捐組合屋,卻被說含有致癌物質!意圖不良!!這是台灣人的真正內心表現嗎?平常對大自然沒心存敬畏!繼續超抽地下水,繼續濫墾山林。
災難發生時,對自己人極盡汙衊!對捐贈人心存敵意!
媒體們!台灣人沒有你們講的這麼壞!多多善盡你們該有的責任吧!不要再在傷口灑鹽了!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獎勵和懲罰,哪一樣受歡迎?
如何在友好的氣氛下
讓犯錯者能感受到教導者的用心
陶校長真是高招
四顆糖就讓王友認錯悔改
然而
一般人做得到嗎?
每每看見孩子做錯事
哪回不聲色俱厲的勸誡?
但是
當時有效
是制止了
往後呢
還犯不犯呢?
為人父母師長要深思啊!




育才小學校長陶行知在校園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

當即制止了他,並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

一見面,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送給他,並說:

「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接過糖。

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放到他手?,說:

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

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王友更驚疑了,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塞到王友手?,說:

「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

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 善良,有跟壞人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說道:「陶.....陶校長,你.....你打我兩下吧!

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

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遞過去,說:

為你正確地認識了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了,

我的糖發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吧!」

說完,就走出了校長室。

一代教育家陶行知的這種教育方式在今日是很難見到了。

教育工作者也好,父母親也可,請不要動輒擺出威嚴的面孔去訓斥孩子。

尊重他們,他們才會尊重你,並聆聽你的教誨。

千萬要記得:當你想要幫助孩子前,必須先擄獲孩子的心!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們擔任的工作必有其職責
分層負責是理所當然
在公司裡失職就是fire
人盡皆知
但是似乎領國家薪水的官員不清楚
尤其是地方父母官--里長,村長,鄉長,市長,縣長等
應該是要有人稽核吧!
他們領的可是人民血汗納稅錢啊!
在一個班級裡
每個人都有職務
如排長、掃地組長、廁所組長、排桌椅組長、發簿子組長、佈置組長等
人人都有專責
若是失職
那就得被糾正囉!



網路文章:各司其職恪盡本份--無恥的地方父母官。
作家 Eric Chou

五十年來最嚴重的天災重創了台灣,尤其是南部和東部那殘破的景象更是令人不敢置信,一個如此進步的台灣竟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每當天然災害發生,各家媒體和名嘴總是開始檢討起政府的救災應變能力,開始批評起政府花錢執行的各項公共工程,一付好像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的模樣。不但是平時的政治時事能講,國防政策能說,這下子連怎麼防災防洪應變這些媒體和名嘴都表現得比一級官員還懂。我真不明白,如果這些人真那麼能幹,為什麼不是進到災區去當指揮官,而是坐在台北的攝影棚裡口沫橫飛的罵別人?
不理這些人,反正上電視接通告這是他們的工作,是他們賺錢的方式,他們講的話有沒有營養,大家自己邊看邊判斷吧。
不過我倒是想提提身處在第一線的某些地方官員們。
這兩天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看電視轉播災情的我,對於受災最嚴重地區的某些第一線地方官員的表現只有「無恥」兩個字可以形容。
當某一山區部落受災的時候,第一線的指揮官是誰?當某一個村落受災的時候,第一線的指揮官是誰?當某一個鄉鎮市受災的時候,第一線的指揮官是誰?很抱歉他不是內政部長,不是行政院長,不是國防部長,更不是總統。
 
他是里長,村長,鄉長,市長,縣長,這些人才是第一線的指揮官。
 
成立防災應變小組,積極的徹離居民,隨時掌握情況,深入災區指示作業,隨時與中央和地方軍警單位保持聯繫的是這些地方父母官。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你們的責任,更是你們身為地方父母官的義務,也是你們領取人民納稅錢的使命。
 
不是只會趁有記者去採訪時呼喊叫總統救命!
 
不是只會把責任推託給國防部的國軍!
 
不是只會說行政院和中央政府沒有協助沒有補助沒有幫忙!
 
更不是一天到晚把錯誤歸究在氣象局的預報不準!
 
怎麼不去落實災害防救法的規定?
怎麼不去問問你們平時做了什麼?
 
怎麼不檢討自己有沒有好好的利用政府給的治水預算發包工程?
 
怎麼不反省自己平時有沒有做好防犯天災的演練?
 
怎麼不看看自己為什麼沒有事先警覺到該對某些危險地區做疏散?
 
政府的防洪治水預算難道平時沒有按你們提出的計劃撥給你們?錢呢?用到哪裡去了?
 
有些地方明明只要連日豪雨就會走山淹水,怎麼不見你們當機立斷地要做撤離和安置?
 
災時應該成立的安置所地方父母官平時可有經常性的視察?
 
很多準備的工作你們都不做,很多可以事先演練和預防的動作你們也不執行,公共工程的建設也不落實,危險地區的居民早就該搬遷的也沒有做。每一次都要等到出事了,有人死了,災民可憐了,房子毀了,家園沒了,這些父母官才要出來說沒有錢,沒有預算,抱怨國軍慢,要行政院長和總統救人。
 
自己永遠沒有責任,有責任的永遠是中央政府和總統?
 
父母官這麼好當嗎?每次遇到問題就把責任全部丟給中央,這樣的地方父母官不可恥嗎?
 
沒有人願意碰到這種事,也沒有人希望在自己的任內處理這種令人頭痛的問題。不過既然身為被人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地方官員,你就應該要有這種責任意識去為這種事負責和承擔。即使會被人罵,你仍然應該自己第一個先跳出來與災民站在一起,想盡各種方法去調度去要求,就算你要到處拜託你都要做。因為在你轄區內的人民是你的責任,你沒有辦法逃避,你也不能逃避!
或許政府的救災機制有很多需要檢討的地方,也許國防部的緊急救授系統需要改革,也許公共工程更要大大的檢討。但是這些地方官員的態度恐怕才是造成每次嚴重災害的最大禍源吧?
 
如果平時地方官員與駐地軍方警方和緊急救難隊有良好的關係,尋求支援時真的需要層層上報嗎?
如果地方民代真的那麼關心地方的災情,你會在災害都發生兩天了仍然待在台北對著電視鏡頭罵國防部罵政府嗎?
如果平時地方父母官真的把建設地方當做一回事,而不是只有辦活動剪綵,拍廣告宣傳自己,出國考查趁機遊玩,今天所有的傷害絕對可以減到最低。
起碼當天災來臨時你會知道哪裡會出狀況,哪邊的人該優先撤離,居民該撤到哪邊,臨時安置所會有完善的生活物資。絕對不會像是現在這種樣子,地方父母官完全狀況外,只會把責任和問題全部推給中央,只會不管機場有沒有開放,不管鐵路通不通也要對著鏡頭說要馬總統救命!
 
演再多的戲都無法掩蓋自己平時漫不經心在治理縣政的事實,就算把責任完全推給中央都無法消滅人民對你無能無恥的評價。
  
身為地方父母官就要把責任一肩抗起,如果沒有這種覺悟,那麼你就沒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為了救命請耐心細讀本文並加以牢記以備不時之需
溫室效應讓地殼及海洋溫度升高地殼膨脹擠壓所以地震愈來愈頻繁也愈猛烈您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可能難逃地震的傷害小心不要被地震淘汰以下是一位美國天使心為文要救各位請勿枉費他的一番善心



為了救您自己一命,請耐心細讀本文並加以牢記,以備不時之需

溫室效應讓地殼及海洋溫度升高,地殼膨脹擠壓所以地震愈來愈頻繁也愈猛烈,您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可能難逃地震的傷害,小心不要被地震淘汰!以下是一位美國天使心為文要救各位,請勿枉費他的一番善心! 

我的名字叫道格•庫普(Doug   Copp)。我是世界上最有經驗的救援小組──美國國際救援小組(ARTI)的首席救援者,也是災難部的經理。
 

本文中以下信息能在地震中挽救生命。 

我和曾經來自60多個不同國家成立的各種救援小組一起工作過,曾在875個倒塌的建築物裡爬進爬出。在聯合國災難減輕(UNX051-UNIENET)小組中我擔任了任期兩年的專家。從1985年至今,除非同時發生了多個災禍,我幾乎參與了每一次重大的救援工作。 

1996年,我們用我創立的而且被證明是正確的方法製作了一部電影。土耳其政府、伊斯坦布爾市、伊斯坦布爾大學及ARTI聯合製作了這部科學研究性的影片。
 

我們人為地摧毀了一座學校,和一個裡面有20個人體模型的房屋。10個人體模型用「蹲下和掩護」的方法,而另外10個模型使用我的「生命三角」的求生方法。 

模擬地震發生後,我們通過倒塌的碎石慢慢進入了建築物,並拍攝和記錄了結果。 

在一個可直接觀察到的,而且科學的條件下,這部電影拍攝了我使用的求生技術。結果顯示那些用「蹲下和掩護」方法的人存活率會是零,而那些使用「生命三角」的人能夠達到100%的存活率。上百萬的人已經在土耳其和歐洲的其他地方,還有美國、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電視節目裡看過這部片子。
 

我曾進入的第一個建築物是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中的一個學校。每個孩子都在課桌底下。每個孩子都被壓扁了。他們如果能在走道裡挨著他們的課桌躺下,就有生還的希望。我不知道為什麼孩子不在走道裡。那時,我不知道孩子們被教導要躲在某物體的下面。
 

簡單地說,當建築物倒塌時,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我稱作的「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下次,你在電視裡觀看倒塌的建築物時,數一數這些形成的「三角」。你會發現到處都有這些三角。在倒塌的建築物裡,這是最常見的形狀。幾乎到處都有。我培訓Trujillo(人口約為75萬人的地方)的消防部門,教導人們如何求生,如何照顧他們的家人,以及如何在地震中援救他人。
 

Trujillo消防部門的救援總負責人是Trujillo大學的教授。他陪伴我同行,他說:「我叫Roberto Rosales,我是Trujillo的首席救援者。我11歲時,我被陷在一幢倒塌的建築物裡。就是發生在1972年的那場地震中,當時有7萬人死亡。我利用我哥哥摩托車旁的『生命三角』保住了生命。我的朋友們,那些躲在床下,桌子下的人都死了。(他列出了這些人的姓名、地址……)。我可以稱作是『生命三角』的活生生的例子,而我那些朋友是「蹲下和掩護」的例子。」
 

道格觀察自救10項要領


◣當建築物倒下時,每個只是簡單地「蹲下和掩護」的人都被壓死了,每次,毫無例外。而那些躲逃到物體,如桌子,或汽車下躲避的人也總是受到了些傷害。


◣貓,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自然地蜷縮起身體。地震時,你也應該這麼做。這是一種安全的本能。而且你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就可以做到。靠近一個物體,一個沙發,或一個大件,它僅受到了略微的擠壓,但在靠著它旁邊的地方留下了一個空間。


◣在地震中,木質建築物最牢固。木頭具有彈性,並且與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動。如果木質建築物倒塌了,會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間,而且,木質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磚塊材料則會破碎成一塊塊更小的磚。磚塊會造成人員受傷,但是,被磚塊壓傷的人遠比被水泥壓傷的人數則要少得多。 

◣如果晚上發生了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簡單地滾下床。在床的周圍會形成一個安全的空間。

◣如果地震發生了,而你正在看電視,不能迅速地從門或窗口逃離,那就在靠近沙發,或椅子的旁邊躺下,然後蜷縮起來。 

◣當大樓倒塌時,很多人在門口死亡了。怎麼回事?如果你站在門框下,當門框向前或向後倒下時,你會被頭頂上的屋頂砸傷。如果門框向側面倒下,你會被壓在當中,所以,不管怎麼樣,你都會受到致命傷害!  

◣千萬不要走樓梯,樓梯與建築物搖晃的頻率不同(它們和建築物的主體部分分別晃動)。樓梯和大樓的結構物發生不斷地碰撞,直到樓梯發生構造問題。人在樓梯上時,會被樓梯的台階割斷,這是很恐怖的毀傷!就算樓梯沒有倒塌,也要遠離樓梯,樓梯就像大樓的一樣會被損壞,哪怕不是因為地震而倒,還會因為承受過多的人群而坍塌。所以,我們應該始終首先檢查樓梯的安全,甚至建築物的其他部分並沒有被損壞。  


◣儘量靠近建築物的外牆或離開建築物。靠近牆的外側遠比內側要好。你越靠近建築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徑被阻擋的可能性就越大。  

◣當發生地震時,在車內逃生的人會因路邊墜落的物體砸傷,這正是Nimitz Freeway的路上所發生的事情。San   Francisco地震的無辜受害者都呆在車內。其實,他們可以簡單地離開車輛,靠近車輛坐下,或躺在車邊就可以了。所有被壓垮的車輛旁邊都有一個 3英尺高的空間,除非車輛是被物體垂直落下。  

◣我發現,在報社或辦公室裡堆有很多報紙的地方,通常會好些,因為報紙不受擠壓。你在紙堆旁可找到一個比較大的空間。 

美國國際救援小組(ARTI)網址:http://www.amerrescue.org/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可愛的孩子,凡是年幼的動物,都是可愛的。
但是長大了就未必了。



你的孩子並不屬於你,
        
他們是生命延續的代表,
        
他們經你而來但非為你而生,你可以給他們愛,卻不能給予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心,
         
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家,但這不是他心靈的住所,
         
因為他們的心早已飛到他明天的家,
         
你可以盡力去愛他們,
        
卻不能要求他們愛你‧‧‧‧

身為父母師長,生的了兒身,生不了兒心。
儘可能教養他、照顧他、在成年後,讓他獨立。
關心他、但不干涉他。
或許才能維持友好的關係吧!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懂得何時沉默,是最高的智慧。
惡言一句造成的傷害,是世上最難彌補的事情。
情緒智商是門重要的學問,您修畢了嗎?
我是還早哩!說的容易,做挺難!



每個戀人和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經濟上的危機。
如果你的家人精明一世、糊塗一時,運氣不好被倒會, 或為朋友作保受牽連,你當然也會跟著不開心,但懂的相處之道的人,自然得避免在這時製造雙方的裂痕,不該有話直說的埋怨道:「我早就知道,你這麼貪財一定會遭到報應!」或「我早就告訴你那個人不可靠了,你偏要相信他,這下好了吧,知道我的話是對的了吧?」這些話比直截了當罵「你這個白癡!」更難聽。

這時候沉默是最好的支持,其實犯錯者本身必然從失敗中的到教訓,不必再送給他一頓鞭子。對方在度過難關以後,會終身感激你的支持。甚至,你什麼都沒做,他也會對你感激涕零的。懂得什麼時候不要說話,是一種智慧。

當朋友也是一樣。在別人哀慟欲絕的時候,你還要追根究底,就像人家的傷疤好不容易在結痂,你還來撥人家的痂。最好的安慰是無言的微笑,和傾聽。 

有智慧的父母也是孩子的福份。在英國遊學的時候,住宿家庭隔壁就住了一對很有智慧的夫妻。他們剛好度過七年之癢。有一次我在院子看書,目睹隔壁院子發生的事情。布朗先生正在教他五歲的兒子安迪使用剪草機,父子兩剪得正高興時,父親進門去接電話。

接著我看到一幕慘劇;五歲的安迪把剪草機推向父親最愛的鬱金香花園,不一會,已經有兩公尺長的花圃糟殃。布朗先生出來,鐵青著一張臉。眼看他的拳頭已經高高的舉起......忽然,布朗太太出來了,她看見滿目狼藉的花圃,馬上知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她小聲、溫柔地對先生笑道:「喂,我們現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養孩子,不是在養鬱金香。」三秒鐘後,他們交換一個吻,一切歸於平靜。 

我把這個故事告訴好友,她是個家庭主婦。後來她告訴我,很感激我跟她說這個故事。「以前孩子打破東西,我少不了罵他兩聲,現在我會告訴自己,對我重要的是孩子,不是碗。哪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不會打破東西呢?」 

情緒智商高的人懂得分輕重。如果你真的珍視感情的價值,就該懂得在他倒霉的時候施小惠。也許我們都沒有聰明到「一句解千愁」的地步。但傾聽卻是人人做得到的施恩行為。傾聽,常比替他義憤填膺或替他擔起一切聰明一百倍。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真是妙答啊!



Need double expresso, and a joke to start in Monday morning....art with...
週一早上.....正在沖泡著濃郁的咖啡,一個有趣的對話發生了...

'Daddy? How did I come into this world?'
「爹地,我是怎麼來到這世界的?」

'Well, my child, some day I'll have to tell you anyway.'
「哦,兒子啊,總有一天我會讓你知道的。」

'So why not today? Please!'
「拜託!為什麼今天不行?」

'OK, but listen carefully.'
「好吧,! 你仔細聽著!」

'Mom and Dad met each other in a cyber cafe.
「你媽和我在網咖相遇而認識,

In the restrooms of that cyber cafe,dad connected to mom.
並在網咖的洗手間你媽和我使用了超連結,

Mom at that time made some downloads from dad's memory stick.
那時你媽從我的隨身插硬碟下載一些資料,

When dad finished uploading we discovere! d ! we used no firewall.
當我完成上傳時,我們發現我們沒有使用防火牆,

Since it was too late to cancel or delete,
因此,想要取消或刪除都已為時太晚,

nine months later we ended up with a virus.'
就這樣,九個月以後我們被一個病毒所終結。」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還記得小時候唸的童謠嗎?
人人都會朖朖上口,是大家共通的語言。
現在小學裡也有進行相關的教學,
這是網路流傳的,整理的挺好,
貼在這裡供大家回味!



 國語

小皮球  香蕉油
滿地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 二九 三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門城門幾丈高  三十六丈高
城門城門雞蛋糕 三十六把刀
騎白馬 帶寶刀 走進城門滑一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老鼠 上燈臺
偷油吃 下不來
叫媽媽 媽不來
嘰哩咕嚕滾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器鬼 喝涼水
打破了缸 割破了嘴
討個老婆 打斷了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一起:
  一角兩角三角形
  四角五角六角半
  七角八角手插腰
  九角十角打電話
甲:喂~你家小姐在不在?
乙:不在不在剛剛去買菜

(唸完「菜」時,同時猜拳, 猜贏的人用一根手指點對方頭頂, 然後讓猜輸的人猜是哪一隻手指, 如果猜錯了,贏的人再重複以手指點對方頭頂, 直到輸的人猜對)

      ~感謝 Jackson 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姐阿小姐阿妳真美
葡萄眼睛香蕉嘴
西瓜肚皮蘿蔔腿
我還以為遇見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國英國大老鷹
美國美國橡皮筋
日本日本鼻子抽筋
共匪共匪沒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中國童子軍
美國美國橡皮筋
英國英國大老鷹
蘇俄共匪沒良心

    ~感謝 Paulchungepee 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頭大頭 下雨不愁
人家有傘 你有大頭

    ~感謝 stmychen 提供~    

星期一猴子穿新衣 星期二猴子肚子餓
星期三猴子去爬山 星期四猴子看電視
呈期五猴子去跳舞 星期六猴子去斗六
星期七猴子擦油漆 星期八猴子吹喇叭
星期九猴子去喝酒 星期十猴子死蹺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胖子 瘦子 小猴子
戴帽子 刮鬍子 切鼻子 撒隆巴斯
炒雞蛋 炒雞蛋 炒 炒 炒
切蘿蔔 切蘿蔔 切 切 切
包餃子 包餃子 捏 捏 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炒羅蔔 炒羅蔔 切 切 切
(甲抓起乙的手臂作切羅蔔的動作)
包餃子 包餃子 捏 捏 捏
(甲抓起乙的手臂捏一捏作包餃子的動作)
好孩子 好孩子 摸摸頭
(甲用一根手指點乙頭頂,讓乙猜,
猜對了的那一方接下一句,並作動作)
壞孩子 壞孩子 打嘴巴
(先打左臉,再打右臉,再捏鼻子)

        ~感謝 Celia 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輪單車我騎過 兩個包子我吃過
三角戀愛我談過 四腳朝天我摔過
五度五關我闖過 六六大順我贏過
七七事變我死過 八七水災我淹過
九九乘法我背過 實實在在我不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二三 到臺灣 臺灣有個阿里山
阿里山上有神木 我們明年回大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貪心不足 屁股點蠟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罵我 沒關係 三八小姐嫁給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不起 敬個禮 放個屁 臭死你
 
台語

大塊呆 炒韭菜
燒燒一碗來 冷冷阮無不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娘新娘水噹噹 褲底破一孔
頭前開店窗 後璧爆米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狗咬豬 阿公仔坐飛機 跋一下冷支支
叫醫生 來甲伊醫 醫一下跤骨大小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狗咬豬 阿婆坐飛機
摔落洗衣機 起來屁股冷支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鷺鷥 車畚箕 車到港仔漧
跋一倒 拾到兩仙錢
一錢買大餅 送大姨
一錢留起來 好過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店麻咖 黏到腳 叫阿爸 買豬腳
豬腳摳 滾爛爛 夭鬼囝仔流口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羞 羞 羞 提籃仔 拾魚鰡
一尾煮來呷 一尾糊目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風緊來 一仙予你買鳳梨
風緊去 一仙予你買傢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的空空 二年的孫悟空
三年的吐劍光 四年的敖膨風
五年的上帝公 六年的閻羅王  

一的炒米香 二的炒韭菜
三的沖沖滾 四的炒米粉
五的五將軍 六的攬子孫
七的七蝦米 八的信肚綰
九的倒在蠕 十的倚起來看
打你千 打你萬 打你一千過五萬
老鼠仔欲啁就緊啁 不啁給你打到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睏到飽
初四接神 初五隔開
初六舀肥 初七七元
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 初十有食席
十一請子婿
十二請查某子返來食泔糜配芥菜
十三關老爺生 十四月光 十五是上元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金姑 來呷茶
茶燒燒 呷香蕉
香蕉冷冷 吃龍眼
龍眼無肉 吃雞肉
雞肉油油 吃醬油
醬油鹹鹹 吃里鹹
里鹹酸酸 吃腳瘡
腳瘡臭臭吃一下死翹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喂 喂 喂 臺灣出甜粿
甜粿真好食 臺灣出木屐
木屐真好穿 臺灣出鴐鴒
鴐鴒會講話 臺灣出棉被
棉被蓋會燒 臺灣出芎蕉
芎蕉真大比 臺灣出蕃藷
蕃藷會止飢 臺灣出飛機
飛機真敖飛 臺灣出鼓吹
鼓吹真會陳 臺灣出炸彈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耶魯大學訂的指標,看似頗有道理。
再製的食物分數較低,真是較無營養呢!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提出食物營養指標,可能對食物營養標示起了革命性改變,同時讓注重健康的消費者不再無所適從。
以下是部分食物的營養品質
 
指標得分從1到100分,分數愈高表示食物的營養品質愈高 .........
100分:青花菜藍莓秋葵莢柳橙綠豆

 99分:鳳梨小蘿蔔夏南瓜

 96分:蘋果綠色甘藍菜番茄

 94分:克萊門氏小柑橘西瓜

 93分:芒果紅洋蔥

 91分:新鮮無花果葡萄香蕉脫脂牛奶

 89分:酪梨

 88分:燕麥

 87分:大西洋鮭魚片

 82分:大西洋比目魚片鯰魚片鱈魚片鯽魚片

 81分;牡蠣旗魚排

 75分:對蝦

 71分:蛤蜊

 64分:魚安魚康魚片

 52分:全脂牛奶

 51分:干貝多寶魚片

 50分:義大利麵食

 49分:罐裝豌豆

 48分:去皮的火雞雞胸肉

 45分:梅乾

 39分:去骨的雞胸肉柳橙汁

 36分:龍蝦

 35分:豬里脊肉

 34分:牛腹肉

 31分:土雞的雞胸肉小牛排小牛牛腿排

 30分:牛的里脊肉雞腿

 28分:去骨豬排雞翅膀小羊腰部的肉排小羊腿

 27分:葡萄乾

 24分:綠橄欖

 23分:培果花生醬

 21分:青花菜濃湯有鹽味的烘烤花生

 18分:荷包蛋

 17分:瑞士起司

 15分:低糖的汽水

 13分:全瘦的培根

 11分:椒鹽捲餅

 10分:黑巧克力

 9分:白麵包

 7分:義大利蒜味香腸

 5分:熱狗

 4分:起司泡芙

 3分:牛奶巧克力

 2分:蘋果派薄的脆餅乾

 1分:汽水冰棒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雞湯塊如果連吃六年,則可能洗腎。
 吃食物、不要吃食品『未加工的叫食物,加工的叫食品。』
現在的廚師做菜好吃,但是不道德。在外面吃多了,中年以後,會很痛苦。
以下的資訊,告訴你為什麼中年以後,會很痛苦。
你若讀過,一定會對你的飲食習慣,造成永久的影響。
第一條守則:人應符合大自然的規定,吃:蛋白質:12%,脂肪:25%,醣:63%。經常吃40%以上的蛋白質,則得癌症。應多吃符合大自然守則的食物。例如:
排骨便當–有40%蛋白質,對腎臟負擔太重了,吃太多,人就垮了。
麵筋、烤芙–麵粉團一直沖水,沖掉了所有的醣,產生100%的蛋白質,也就是麵筋、烤芙。每天吃這些,對腎臟負擔太重,很快就落葉歸根了。
用太白粉勾芡的食物–經水分解,會變成最小的葡萄糖,被身体迅速而完全的吸收,造成100%醣。四十歲以上者,身体會受不了。廚師考照是不隨便勾芡的。小心!燒仙草等黏稠點心,或菜名中有「羹、膾、滑、溜」的都用太白粉勾芡,對健康傷害較大。謹記:麵粉是粗食,不容易消化,血醣慢慢的上升,腎臟沒有負擔。太白粉是細食,容易消化,血醣迅速的上升,腎臟瞬間大負擔。
五星級飯店的菜–有90%以上的蛋白質與脂肪,很缺德。許多五星級飯店的年菜,60%的蛋白質,30%的脂肪,不利健康。
 
現在,中年以後得癌症、糖尿等文明病的人,多得不得了,都是因為吃錯了食物。
骨骼疏鬆:原來都以為是缺乏鈣。最近研究發現,是因為蛋白質吃太多,血液變成酸性,所以骨骼的鈣,怎樣也留不住,被抓走了。怎麼治療?病因不是缺乏鈣。要降低蛋白質,使血液漸趨鹼性,才能根治。
糖尿病:少吃糖不會好。病因是胰島素沒有發揮作用,所以醣類沒有辦法代謝。為什麼呢? 因為高蛋白質吃太多,把身体弄慘了,胰島素作用壓抑成無能。怎麼治療?要降低蛋白質,回復胰島素本來的作用。注意:不是吃低蛋白質的食物,是要吃正常蛋白質,只是降低量的攝取。並且,要減少慾望,特別是食慾。
癌症腫瘤:因高濃度的蛋白質吃太多,例如營養補品、肉類、麵筋、種子類等。尤其的營養補品是最小分子食品,代謝困難;或者吃太多加工食品,毒素無法代 謝。怎麼辦?若有癌,要降低蛋白質至8%以下。
 
第二條守則:吃食物,不要吃「食品」。未加工的叫食物,加工的叫食品。若「食品」吃得堆積如山,則一定得癌症。因為身體代謝辛苦。但是,加工的壞東西好吃,未加工的好東西不好吃。如果愛吃好味道,不容易健康長壽。一生中,食物的攝取質、量,累積時間,關係到生命的長短。
 
食品:麵包(添加人工甜味、乳化劑、發漲劑、等等)a生病。
食物:饅頭 (不添加)a健康。
所以每天吃麵包的人,容易得癌症。「食品」可以吃,但不要天天吃。加工的食品,有時以健康食品的面貌出現,如何分別?什麼是缺德食品,不可以吃呢?
 
脫脂奶粉–是缺德的食品,常吃會得結石。因為脫脂奶粉一定添加高鈣D(脂溶性)或高鐵,而脂肪已經被去除,人体就無法吸收、代謝鈣。因此這個添加的鈣,容易傷腎,成為結石。所以要吃低脂奶粉,有一點脂肪的。脫脂與低脂奶粉,都會添加合成香料,因為奶粉中已去除脂肪,不加點合成香料,如何能好吃?
素食加工品–因為素食蛋白質的黏性不好,所以會加添(劣等)動物蛋白質。另外,一切的造形素(素火腿、素雞鴨、素龍蝦等),不但是高蛋白質,更添加了 人工色素、人工染色,合成香料、合成調味,以及葷食材料。因為人工的色素,幾乎永不退色,而自然色素會退色。若常常吃素食餐廳的合成造形素,則危害身 体,容易致病、早死。米蛋白質食品是高蛋白質食品,又是加工化學物,危害身体,少吃為妙。
 
第三條守則:不要太注重口味與口感,否則死得早。了解味道的來源,才知道好吃,是會吃死人。不要太講究口味。外面的好吃料理,九成以上都是很缺德的。
 
首先,了解味道如何來的,才能不被味道,牽著鼻子走。
 1、蛋白質:胺基酸(提供鮮味)。
 2、脂肪:脂肪酸(提供香/濃味)。
 3、醣:簡單糖(提供甜味)。
這三種味道來源,如果粒子体積越小,與舌頭接觸交涉面就越廣,味道就越叫人喜好。而可怕的是,粒子越小,身体也就越難以代謝,所以基本上,食物不應該太好吃。以前沒有那麼好吃,現在變好吃,都是害人的。( 廣告說:親愛的,我把雞精變好吃了…)
蛋白質:胺基酸 (鮮味)這是最要命的好味道。鮮味只要放得重,人一輩子脫離不了那個味道。(例:味精,自從發明後,誰能沒有它?)胺基酸,有必要與不必要兩種:身体所需要的,叫作必要胺基酸。它的粒子大,不好吃,而且很貴,但因為人體自己無法合成,所以必須攝取。相反的,不必要胺基酸(毒),危害人體,卻好吃得不得了,又便宜,可提煉出鮮度,可以說俗又大碗。所以常常被用來做成加添味道的「鮮味劑」。
常見的「鮮味劑」:各種味精、蠔油、雞粉、香菇精、魚露、柴魚、雞精、高湯塊、烤肉醬、醬油(化學醬油),各種速食麵的調味包等等。其中蠔油不含蠔、 雞粉沒有雞、魚露也沒有魚。它們不會壞,也不發霉,因為連細菌也不敢吃。它們是什麼?它們都是不必要胺基酸,好吃的廢棄物,對身体毒,很不容易代謝,所以食用以後,吸水性強,身体中毒,會非常口渴。在外面吃東西,愈是鮮香甜的口感,愈產生口渴,愈造成身体不適。所以,吃東西時,可以先叫一碗飯吃下去,等血糖等一切上昇,飢餓感減低時,再吃其他東西,以免吃過量,反而傷害身體,造成負擔。
在台灣,九成的餐廳,是不熬湯,只用雞粉、鮮味劑的。餐廳飯店每一家都看過以後,我可以告訴你:外面一切的餐廳,如果不用雞粉、鮮味劑,就要結束營業了。某些鮮味劑加水,它的味道更勝於純雞湯,你知道嗎?如果不用上述的鮮味劑,你會煮菜嗎?如果不放味精,你還吃得下嗎?中華美食要好吃而不口渴。頂級廚師的挑戰在這?你能好好用心去想怎麼煮? ?SPAN lang=EN-US?必要的胺基酸貴又不好吃。對身体好。粒子大,身 体必須先消化再吸收。不必要的胺基酸便宜又好吃。對身体差。粒子小,身体會!先吸收,再想辦法消化,代謝非常困難。但便宜,所以普及性高。真是集一切好處於一身,只是會吃死人。
 
可怕的食品實例:
 
健康食品:
所謂的健康食品,都是最小分子量的食品,粒子小而難以代謝,對人体很危險。自已要多看書,去了解營養的吸收,應該從多種的來源,非單一品。不要被不實 的宣傳所誤導。
QQ的飯:
好吃的飯的便當,便利商店QQ的飯團。又Q又軟又一粒粒晶瑩剔透的,好像日本皇家吃的好米,而且放久也不會酸。那是為什麼?因為添加了一種叫炊飯劑的 東西。炊飯劑的成份是酵素,離! 胺酸,胺基乙酸NH 2C H2、矽力焢silicon,屬於樹脂類的防腐消毒劑。它又是最小分子的胺基酸與酵素,要命的好吃口感,但吸水量大,所以沒有細菌,使便當的飯不容易 壞,又Q又好吃又透明,外面廣為使用,只是對身体完全的負面,非常不好。
好吃的湯頭:
胺基乙酸,用買的還要錢。有一種久遠就有的味素,(三十年老店時就普及了),可以用醋和人尿合成,發酵一個星期即成。醋(=乙酸),加上尿(=阿摩尼 亞,也是最劣質的胺基酸。別忘了:蛋白質a胺基酸a阿摩尼亞a排泄)。這種胺基乙酸(古早味味素),若加在湯頭中,就變成了你所吃過最順口的自然美味,很難形容,很好吃,不像加了化學味精。只是這種胺基乙酸缺德,而且對人体非常不好,很傷腎。所以常吃這類的東西以後,有時還可能會忽然不明的腰酸。
雞湯塊等:
基本的雞湯塊,如果連吃上六年,則可能洗腎。而九成以上的餐廳,都是缺德的使用同類的高纖味精,這種味精比傳統的更鮮美。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聰明的老人用聰明的方法達成了目的。
運用反向思考可以達成正常的目的,
這是需要智慧的,
可是,
在一般正常的學習下,
可以思索出這麼不同的方法嗎?
真的是創新思考耶!



租與借的逆向思考

一個老人走進一家銀行,來到信貸部坐下來。
他身著豪華西裝、高級皮鞋,還有領帶和金領帶夾。
「想借 1 美元。」
「甚麼,1 美元?」
「對啊,可以嗎?」
「當然可以,只要有抵押,再多些也無妨的。」

老人打開豪華皮包,拿出一堆股票、債券等等,放在經理的桌上。
「總共值 50 多萬美元,夠了吧?」
「當然!當然!不過,你真的只借1美元嗎?」
「是的,就 1 美元。」
「那麼年息為 6% ,只要您按時付出利息,到期我們就退給您抵押品。」

老人辨完手續,拿了借來的 1 美元就準備離開銀行。
一直冷眼旁觀的分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有 50 多萬美元抵押品的人,為何來銀行借 1 美元?
於是他追上前去問個究竟。
老人笑道:「來貴行前,我問過好幾家金庫,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
所以啊,我就在貴行寄存這些証券,租金實在太便宜了,一年才 6 美分...」

所有「正常思維」的人,都會走同種矛盾的限制,既然目的是寄存,但希望省錢,只能一家一家去詢問比較租金高低;然而也自然有共同的擔憂,那就是寄存物品的保險系數,往往和租金高低成比...

惟獨這位老人跨越了「正常」:改變思維方向,用「反常」的方法達到了「正常」的目的,而且將「租金」減少到幾乎等於零。

成功 = 目標 ×方法

只要方向確定就有千百種方法可以達到目標,而方法就在創意之中……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一篇是好友轉寄的好文章,我看了,為之動容。
這就是愛情的真諦嗎?
不論你的愛人是什麼樣子?
若你真心愛他,
不論他是何等模樣,
都會照單全收。
我想這樣的愛情應解釋成責任吧!
選擇了之後,就再也不能放棄了嗎?
大概是若要放棄,
也是要在對方還都是完整無缺的人吧!
要不然,
離婚的夫妻或是分手的愛人
不都是愛情學分不及格了吧!



在一個很忙碌的早上,大約是8:30,一個大約八十歲的老人家,想找一個醫生幫他拆線。他很趕;但醫生正在幫人做手術,所以,他一直在等,不停地看錶。當時我是護士,而自己又不是太忙,看著老人家好像很趕似的,自己又沒什麼好做,心想:好吧!讓我來幫他拆線吧!

我叫那個伯伯先坐下,然後,再把傷口上的布一層一層地拆下,一邊拆一邊和那個伯伯閒聊。
我好奇地問:「為什麼你這麼趕?」
「是呀!因為我約了人9:00,真不好意思,麻煩了你!」

我好奇的想:八十多歲的老人家應該不用上班的了,什麼事情讓他那麼趕呢?
老人家說:「是呀…是呀…我要趕去老人療養院陪我的老婆吃早餐。」
我就更加好奇:「啊呀!原來是進了療養院啊!沒有什麼吧?」
老人家答:「啊!沒事了,柏金森症罷了,都好一段日子的了。」

我幫他拆好了線,看一看錶:「哎呀!你會遲到,怕不怕你的太太會擔心你?」老人說:「不會,這五年來她都不認得我了,我去不去,其實她都不知道。」
我很好奇地問:「她已經不認得你五年之久啦!?你還每天早上都去?」
老人笑笑口,拍拍我的手說:「她不認得我,但我認得她,那就可以了。」跟著他就慢慢轉身走了。
我看著他的背影,眼淚慢慢地落下來了。我自己想:這就是我需要的愛情。
 
真正的愛情不只是身體上,不只是講浪漫氣氛;
真正的愛情是接受,接受以前的對方,現在的對方和將來的對方。
無論他以前是怎樣,現在或將來是怎樣,快樂的人不一定要最好。
快樂的人是把他所有的都看成最好的。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劉墉先生的文章,一向都能引人深省。
這一篇,舉出了好多實例,令人琢磨再三。
親子教養真是一門大學問,嚴管或放任似乎都不是好辦法。文中的幾例,似乎恰好是父母沒有厲聲責罵,而引出的好效果。原來,孩子的優良本質是能夠被激發的。但是,先決條件,必須先培養孩子優良的本質啊!這才是真功夫呢!
我家老大也曾經虛晃幾年,國中多讀一年、高中多讀兩年,老天保佑他還能走回正途,大學和研究所只花了五年就拿到學位。這真是很不容易耶,有機會再詳述歷程囉!



愛他!少罵他   聯合報 / 劉墉
                                                              
內妹帶長子回台, 190公分 的16歲大男生跑前跑後地幫媽媽提東西、用電腦整理資料,羨煞了一群親戚朋友,問她是怎麼教的。
「沒怎麼教!他們自己長成這樣。」內妹笑答。
她說得一點沒錯,而且因為工作忙,十幾年來,她連晚飯也沒燒過幾頓。但是每個孩子都很乖,功課也很好。雖然作媽媽的極少去學校參加家長會,卻常接到孩子帶回家的獎狀。
有一天,內妹一家來玩,我看孩子隔不久就這個過去抱抱媽媽、那個跑去親親媽媽。好奇地問四個孩子,為什麼跟媽媽這麼親?
「媽媽愛我們。」四個孩子異口同聲地回答。
太太常說她的好朋友麗蓮跟我小姨子很像。我小姨子是「牧師娘」,麗蓮則是慈濟的資深義工。小姨子除了成天忙教會,而且每個星期天下午無論颳風下雪,都和丈夫站在紐約街頭傳教。麗蓮則除了四處為慈濟辦活動、到老人中心帶老人唱歌作遊戲,而且每天幫美國政府開車為獨居老人送晚餐。
麗蓮的孩子也長得帥、功課又好。
只是幾年前,我太太常聽麗蓮說她兒子的成績從90分、80分、70分到60分,還有不及格的。
妙的是麗蓮一邊說一邊笑得很開心:「多棒!A B C D都有。」
所幸孩子愈大,成績愈進步,現在居然成為全A的資優生。據說有一天麗蓮問孩子為什麼自己知道用功了。孩子說:「媽咪從來不給我壓力,還誇我。小時候我沒感覺,但是漸漸長大,開始覺得慚愧,怎麼考那麼爛,媽媽還誇?只好拼命用功。」
看電視新聞節目,報導法院的少年觀護人盧蘇偉,小時候有一次五科才考10分,媽媽認為他智商低,沒責罵,還給他雞腿吃。
盧蘇偉坐在門口啃雞腿,看見同班同學也拿成績單給家長。那鄰居爸爸一張一張翻:「一百、一百、一百、一百,咦?怎麼這個才考90,另外10分呢?」
鄰居小孩指指盧蘇偉:「10分掉到阿偉家去了!」
可是盧蘇偉後來自己拼命,考進警察學校,以第三名畢業。更用他小時候力爭上游的經驗,帶領「更生少年」,找回許多迷失的孩子。
我有位朋友的太太,以對子女嚴格聞名。
有一天,她上大學的女兒出去玩,說好11點以前回家。當晚她也有應酬,進門,覺得累,和衣躺在床上,沒想到就睡著了。夜裡一點突然驚醒,想到第二天要來我家聚餐,由她負責的「羅宋湯」還沒燒,趕緊跑去把牛肉丟進鍋裡煮。睡意未消,坐在廚房的椅子上發愣。
這時候女兒悄悄進門了,一眼看見媽媽,嚇得臉都白了,隔了一下,主動向媽媽道歉,自己沒能抓準時間,回家晚了,害媽媽操心。
「我從來沒看過女兒那麼真誠地認錯。過去她只會叛逆,跟我頂、跟我吵。」朋友的太太第二天聚會時對我說:「可是昨天,我根本沒想到她回家晚了,她卻以為我是坐在那兒等她。」
我笑問她的女兒為什麼那天特別真誠。
小丫頭笑笑:「因為媽媽沒像以前那樣,劈頭就罵我!她如果罵我,我一定叛逆,她不罵我,我反而不好意思了。」
一位朋友中年待業,脾氣特壞,常跟上高中的兒子衝突。
有天一大早,他睡不安,醒了,去做早餐,也順便為兒子打了杯果汁。
校車要來的時候,兒子才衝出臥室。
朋友把果汁遞過去。
兒子一揮手:「我不喝!」就轉身去穿鞋。
朋友那天整夜失眠,身體很弱,沒力氣罵孩子,坐下來,沒說話。
卻見那大男孩已經衝出門,又突然轉身回來,從桌上拿起果汁一飲而盡。
朋友當天晚上問他兒子為什麼早上那麼有良心。
他兒子說:「因為你沒像平常一樣破口大罵。我知道那是你早起特別為我準備的,不喝對不起你。出了門,心不安,所以回來喝掉。」還補一句:「奇怪!我猜我衝出門的時候,背後一定會傳來你的吼聲,你早上為什麼沒吼?你會不會身體不舒服,該去檢查檢查?」
我高中時很不用功,年年兩科不及格,必須補考才能過關。還在校刊上寫文章說:「我要寫詩、我要作畫、我要的是什麼都不在乎!凡我將來不需要的,滾他的蛋!」
同學看了都罵我。文章拿回家,我娘卻猛點頭,說:「寫得真棒!」
直到大學聯考前兩個月,我才知道拼命,熬夜讀書,我娘居然說:「身體重要,別念了!既然喜歡畫畫,不上大學,開個畫室也很好。」
我沒聽她的,一番臨時抱佛腳,居然進了師大。
後來常有人問我的叛逆期是怎麼過的,我都笑說:「我沒叛逆期,只怪我媽不罵我,我沒得叛哪!」
講了這麼多真實故事,我不想再多說什麼。
因為許多東西不必說,如同父母對子女的愛,不必多說。只要去愛、去奉獻、去關懷、去鼓勵、去付出!
有良心的孩子多半自己會覺悟。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賣辣椒的人真是有智慧啊!
有智慧才能順利快樂過生活。
還要注意的是,
謙虛比傲慢好太多了,
誠懇尤其重要,
態度不能決定一切,
但是影響卻非常大。



 賣辣椒的人,恐怕經常會碰到這樣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那就是不斷會有買主問「你這辣椒辣嗎?」
 
  不好回答。答「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怕辣的,立馬走人;答「不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喜吃辣的,生意還是做不成。當然解決的辦法也眾所周知的經典,那就是把辣椒分成兩堆,吃辣與不吃辣的各選所需,這是書上說的。
 
   我一天沒事,就站在一個賣辣椒婦女的三輪車旁,看她是怎樣解決這個二律背反難題的。趁著眼前沒有買主,我自作聰明地對她說:「你把辣椒分成兩堆吧,有人要辣的你就跟他說這堆是,要不辣的你就給他說那堆是。」沒想到賣辣椒的婦女卻只笑了笑,輕聲說:「用不著!」
 
   說著就來了一個買主,問的果然是那句老話「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很肯定地告訴他:「顏色深的辣,顏色淺的不辣!」
 
   買主信以為真,挑好辣椒付過錢,滿意地走了。也不知今天是怎麼回事,大部分人都是買不辣的,不一會兒,顏色淺的辣椒所剩無幾了。我於是又說:「把剩下的辣椒分成兩堆吧!不然就不好賣了!」
  然而,賣辣椒的婦女仍是笑著搖搖頭,說;「用不著!」
 
   又一個買主來了,問:「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信口答到:「長的辣,短的不辣!」果然,買主就按照她的分類標準開始挑起來。這一輪的結果是,長辣椒很快告罄 。
 
   看著剩下的都是深顏色的短辣椒,我沒有再說話,心想:這回看你還有什麼說法?沒想到,當又一個買主問「辣椒辣嗎」的時候,賣辣椒的婦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軟皮的不辣!」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陽曬了半天,確實有很多辣椒因失水變得軟綿綿了。賣辣椒的婦女賣完辣椒,臨走時對我說:「你說的那個辦法賣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辦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忽然有所頓悟:生活中的智慧可以被寫成書,但你不能簡單地照著書上寫的智慧去生活,因為生活只能是鮮活而生動的!不要在智慧中夾雜著傲慢 ,不要使謙虛缺乏智慧 !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這真是一句傷人的話。
"麻雀飛得快,但是,笨拙的海鷗才能飛越大海。"
真是太有智慧的話語啊!
寬容的師長,才能培養快樂健全的孩子啊!
但是,
有多少人仍是無知的用輕蔑的話語在傷害孩子?
大人常會有情緒,孩子便常會觸動大人,讓場景一發不可收拾。
鼓勵的話不嫌多,當人感受到被包容、被支持,就會勇敢的向前。
大家一起來做孩子的貴人吧!
讓每個孩子有信心的健全成長吧!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他的同桌的同學想考第一名就考上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後他問道:"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地做作業,可是,為什麼我總是比落後他?"媽媽聽了兒子的話,感覺到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又一次考試後,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學還是第一名。回家後,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她真想說,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的人靈活。然而這樣的回答,難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嗎?她慶幸自己沒說出口。
 
應該怎樣回答兒子的問題呢?有幾次,她真想重覆那幾句被上萬個父母重覆了上萬次的話--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以此來搪塞兒子。然而,像她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活得還不夠辛苦嗎?所以她沒有那麼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兒子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更加努力,但依然沒有趕上他的同學,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進步。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讚賞,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現在這位兒子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沒有人追問他小學時成績排第幾名,因為他已經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大學。放寒假回來時,母校請他給同學及家長們做一段演說。其中他講小時候的一段經歷:「我和母親坐在沙灘上,她指著前面對我說,你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麻雀總能迅速地起飛,牠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牠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海鷗。」這場演說使很多母親流下了眼淚,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親。
 
這位母親從不說一些令孩子洩氣的話,在找不到適當的答案前寧可沉默,以自身之受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成長,孩子在這樣寬容的環境下,最後交出優秀的成績。
 
教育,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喚醒,是對人的內在潛能的開發和拓展,讓孩子健康地生長,需要一種平和的心境,一種智慧的胸襟,一種獨特的魅力,這一切必須以寬容為基礎!

devan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